顯示具有 咖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咖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澳洲咖啡豆Normcore Coffee Damn Good Blend開箱

澳洲不愧為以咖啡自豪的國度, 這次的旅行發現咖啡已經是澳洲人生活的一部分, 咖啡店的密度甚至不亞於便利商店, 不過因為此行安排得太緊湊, 等到想到要帶幾包豆子回台灣享用已經沒甚麼時間了, 所以這次只在飯店附近覺得相當滿意的一家買了兩包豆子, 這也是Normcore Coffee義式咖啡的專用豆, 包裝附有方便的夾鏈袋設計, 適合家庭小量沖泡使用.

 包裝外貌非常簡潔


 豆子是稍微出油的中深焙度


 第一泡還算完美, 約26秒, 1盎司, 不過因為咖啡機有點髒被大嬸打槍, 所以沖煮畫面被下架, 請自行搜尋


 最近奶泡打得不好, 勉強拉個花


把雜物整理乾淨的第二泡, 可能填壓得太用力, 流速比較慢, 不過crema大爆發!


多出來的crema讓這杯espresso來到1.5盎司, 巧克力與柑橘水果香, 單喝或製作成拿鐵都很不錯.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番外篇 --- Joe & the juice

嚴格說起來, 這間不是咖啡廳, 而比較像是飲料店, 只是在雪梨機場候機時順便買個咖啡準備帶上飛機, 看這裡人多也跟著排隊了

 即使是機場, 這邊的賣場餐廳還是非常注重整體視覺包裝, 一整個提升購買慾


 看到這圖案就覺得咖啡很厲害的樣子


 不過仔細看menu, 咖啡似乎不是主力...


 果汁店包裝成咖啡廳的概念


 有內用的座位, 外帶的人也很多


 買完留影紀念


即使是外帶杯, 澳洲很多店家還是都有拉花, 只是這口味就有點失望了, 就是苦而已, 加糖也沒救的那種, 不過因為並非咖啡專賣, 所以並不減損我們對澳洲咖啡的美好印象.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十 --- Coffee Pitt

最後一間在雪梨市中心造訪的咖啡店, 因為在飯店附近常常經過, 這次路過忍不住也進去買一杯試試

 總算是有間招牌比較顯眼的咖啡店, 走在Pitt街上應該不會錯過


 外帶熱咖啡可一元加購吐司, 腦波弱的大嬸看到馬上就說來一份


 因為這條街是韓國街, 看起來也是韓國人開的


 複合式經營, 餐點品項蠻多的


買完照樣來個合照, 沒想到這次在雪梨喝到的咖啡都很對我們的口味, 苦甜富有尾韻, 不像墨爾本的咖啡那麼深焙, 喝完都是嗆辣的炭火菸草味, 而搭配的土司也是很好吃, 回到飯店就被兒子攔截消滅了.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九 --- Kingswood Coffee



第九間咖啡店位在世界廣場內的Kingswood Coffee並不難找, 只要進到廣場內看到一群人聚集的地方就是了.


 店面不大, 沒有提供內用的座位


 客群大多是上班族


 這個廣場除了有咖啡廳之外, 也有超市, 餐廳跟服飾店, 非常的熱鬧


 一樣拿鐵加卡布, 可惜沒有拉花, 這次在澳洲喝到的卡布都會灑上巧克力粉, 只有這間是加甜味的, 雖然如此, 喝起來還是相當協調, 豆子不過度深焙而富有層次, 不加糖也好喝.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八 --- Normcore Coffee Roasters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移到雪梨街頭, 這裡的咖啡店也是蠻多的, 不過就沒有墨爾本市中心來得那麼密集, 所以我是主要是以飯店周邊容易造訪的咖啡廳為主, 就沒有特別選擇那些名店,  主要也是想知道這裡一般咖啡廳的風味是如何.

首先第一間來到的是飯店附近評價還蠻高的Normcore Coffee Roasters, 看起來應該是韓國人開的, 也是採簡潔明亮的裝潢


一樣也是複合式經營, 除了咖啡還有提供簡單的西點跟簡餐


吧檯有特別製作手沖咖啡的區域, 磨豆機也有好幾台, 不小心喵到後面有一台Baratza forte, 正是大叔目前的主力戰將


桌上有簡餐的菜單


蠻樸實的簡單風格



磨豆機陣仗齊全, 可惜這次沒想到試試這邊的單品


卡布加上賞心悅目的拉花


拿鐵


大合照, 在這裡終於喝到不是終極深焙, 富有堅果, 苦甜巧克力及微甘尾韻的咖啡了, 加上鮮甜的乳香, 真好喝, 回台灣之前又特別繞過來買了幾包豆子.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七 --- Brunetti


第七間咖啡店比較特殊, 這間本來是做甜點起家的義大利餐廳, 除了在墨爾本市區有好幾間餐廳之外, 也在墨爾本機場有兩間cafe分店, 因為我們在Flinders街閒晃時有進去那邊的餐廳參觀, 對裡面的甜點跟氣氛印象深刻, 所以當在機場候機要轉往雪梨時看到這間分店, 二話不說就進去了.


 這間店位在墨爾本機場T4國內線的餐廳區


 區域蠻大的, 也有座位提供內用



 通過安檢後沿著商店過來就可以找到


 
 這杯就沒拉花了, 樸實的義大利風格


帶走前跟旁邊的飛機合影一下, 這間咖啡的風味就比較義式風味走向, 堅果及苦甜巧克力味, 不需要再加糖調整, 不過豆子是Lavazza的, 所以也沒有特別驚豔之處.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六 --- Patricia Coffee Brewers


第六間是我們在墨爾本市區探訪的最後一間也是最喜歡的一間, 同樣的也是藏在巷子的巷子裡, 雖然現在手機有google map可以導航, 不過像這種位置比較奇怪的店, 只能跟著人群以免不得其門而入.

在這裡我要特別讚賞澳洲人尤其是在墨爾本, 只要你拿著手機一臉茫然樣, 馬上就會有路人問你需要幫忙嗎, 對我們這種不好意思開口問路的宅男宅女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這間店在理髮廳隔壁, 第一次經過時以為只有理髮廳就走過去, 後來繞了一圈發現外面怎麼一群路人, 走過來才發現別有洞天, 果然找路還是跟著人群最準!


 在店內往外拍, 點餐區總是擠滿了人


雖然我們點了一杯拿鐵跟卡布, 不過店員解釋這邊沒有特別區分, 就是看要咖啡濃一點還是奶泡多一點, 不過因為術語實在是太專業, 只好隨便答話, 也不知道店員聽懂沒? 店內的招牌也只有三種咖啡的價錢, 其實這裡面都是可以再變化, 像黑咖啡就可以點espresso(short black), americano(long black)或是其他不含奶的就是4.2澳幣


 看到這甜甜圈誘人的樣子完全無法抗拒


 這杯是拿鐵


 這杯比較濃, 杯子也長得不一樣


 照例又是個大合照, 不過甜甜圈太誘人, 已經被咬了, 真的好吃


這裡的咖啡館習慣直接把糖擺在容器放在桌上, 千萬不要以為是菸灰缸喔! 因為擺設太誘人, 我也試著加了一些糖喝喝看, 喝完恍然大悟, 原來這地區的人習慣喝有糖的, 所以咖啡也是偏法式深焙, 難怪單喝會覺得滿口炭火味, 也比較沒有堅果香氣, 不過Patricia Coffee的豆子烘得不錯, 即使不加糖也很好喝, 難怪google map評價高達4.8分, 強烈推薦!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五 --- Little Rogue

第五間咖啡館是很有趣的一家店, 隱身在幽靜的小巷弄,然後又沒有招牌跟任何標示,買完還是看不出店名,神奇!會跑來這間店是因爲他剛好在飯店對面, 而且聽說咖啡很厲害, 就來外帶一杯拿鐵試試看.

 非常不顯眼的外觀, 如果不是有門牌號碼實在不敢貿然跑進去


 旁邊的塗鴉牆


巷子就長這樣, 完全看不出來這裡會有商店

 雖然店面不起眼, 其實裡面人還蠻多的, 咖啡有分size, 因為已經傍晚了, 買杯小的試試看就好


杯子依然沒有名字, 只有簡單的線條圖案, 味道也是偏深焙, 奶味蠻突出的, 也是建議加糖喝會比較順口.


澳洲咖啡館巡禮之四 --- Market Lane Coffee

第四間我們來到了位於維多利亞市場內很有名的咖啡店, 因為市場占地遼闊, 而且有好幾區, 我們逛完生鮮區後手上提著大包小包, 結果在找這間店的時候迷航了, 還好市場外的工作人員指引我們回到市場內的乾貨區, 才又跟著人群找到這間店.

 招牌在店內還真難找


但是看到人群就知道在哪裡


因為店面不大, 並沒有座位



 因為市場內人潮洶湧, 加上等候的人很多, 記得要先找到排隊點餐的位置, 免得沒人理你.


 即使是開在市場內還是可以布置得那麼精緻美觀


有提供小吧檯立飲或是自己拿杯蓋外帶, 在澳洲喝咖啡就是這麼輕鬆自在, 這間店連外帶杯也有拉花, 口味則不像前幾間炭火味那麼重, 比較能感受到咖啡的尾韻, 但還是比較適合加糖喝.


[澳洲墨爾本]墨爾本市區觀光(一)

在墨爾本旅遊的小確幸,就是在市中心的部分區域,路面電車是免費搭乘的,而且範圍含括熱門的觀光景點,所以來到這個宜人的都市,安排一到兩天的市區觀光行程,是非常實惠的選擇。 由於是第一次來到澳洲,情緒亢奮加上時差的關係,一大早起來腦筋還沒清醒,我跟老婆兩個人就先出門溜搭找咖啡喝,...